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頁
詩歌
詩經
楚辭
樂府
古風
唐詩
宋詞
宋詩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義詞
造句
學校
小說
首頁
> 詩歌 >
唐詩
>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上一卷
下一卷
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孟浩然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原文
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注釋
桐廬江:即桐江,是錢塘江流經桐廬縣境的部分。 廣陵:即揚州,又稱維揚。 舊游:老朋友。 暝:指黃昏。 滄江:同“蒼江”,指桐廬江。滄同“蒼”,因江色蒼青,故稱。 建德:今屬浙江,居桐江上游。這里泛言桐廬、建德一帶江域。 非吾土:不是我的家鄉。王粲《登樓賦》:“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維揚:即揚州。《洞書禹貢》:“淮海維揚州。” 憶舊游:懷念揚州的老朋友。 遙寄:遠寄。 海西頭:指揚州。揚州近海,故日海西頭。隋煬帝《泛龍舟歌》:“借問揚州在何處,淮南江北海西頭。”因古揚州幅員遼闊,東臨大海,故稱。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簡介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由孟浩然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是一首抒寫旅中寄友的詩。全詩寫江上景色和旅途悲愁,表現他鄉雖好終不及故土之意,流露出奔波不定、頗不得志之情。開頭兩句有造作雕琢感。“急夜流”三字,若直說“夜急流”更順暢得多。然而三、四兩句“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卻是隨手拈來,清新誘人,江上夜色,如置眼前,足見詩人何等大手筆。這首詩的前半寫景,后半寫情,以景生情,情隨景致,景情揉合,景切情深,撩人情思。此詩的情感很濃,意境很闊大,頗具盛唐風神。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譯文
山色昏暗聽到猿聲使人生愁, 桐江蒼茫夜以繼日向東奔流。 兩岸風吹樹動枝葉沙沙作響, 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葉孤舟。 建德風光雖好卻非我的故土, 我仍然懷念揚州的故交老友。 相憶相思我抑不住涕淚兩行, 遙望海西頭把愁思寄去揚州。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賞析
孟浩然詩鑒賞 這首詩在意境上顯得清寂或清峭,情緒上則帶著比較重的孤獨感。詩題點明是乘舟停宿桐廬江的時候,懷念揚州(即廣陵)友人之作。 桐廬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境內,為錢塘江的上游。詩人孤舟停泊在這里,江邊月夜,懷念著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的朋友們。 黃昏的薄霧籠罩著四野,山色已經暗淡了。曠野的黃昏景色,本來就容易逗起孤客的愁緒,這時又聽到猿猴凄切的鳴叫。在“山暝聽猿”之后加上一個“愁”字,非常簡練,是詩人的深切的感受,為下文埋下伏筆。 因為夜幕降臨,遠山看不見了,江水反而在粼粼閃光。山谷間的河流,本來就湍急,在夜晚,兩岸青山黑魆魆的影子,夾著江中的流水,使人感到江水在急速流駛。不說“夜急流”,而說“急夜流”,因為前者只是客觀地說明了夜間江水的流速;用后者詩人的主觀感情也注入到了景色之中,感到夜晚的滄江特別湍急,心事也隨之潮涌。 野曠無人,猿聲也停止了。一切在沉寂之中,只有兩邊岸上的樹葉被風吹得悉悉索索地發響,使人心情孤寂而煩亂。夜色和客愁一同向詩人緊壓過來。這時,月亮出來了,皎潔的月亮,獨照在江邊停泊的孤舟上,深夜的寥廓的天宇之下,除了一葉孤舟,什么也看不到。這一片清冷的月光,使視線更加狹小,心情更加緊縮,蘊蓄的感情也更加集中。 詩人寫這些景色,如同信手拈來,毫不雕琢,卻又生動逼真。內心情緒隨著層次分明的景色而浮動,這不能不令人驚嘆詩人的駕馭文字的高度技巧。 后四句寫愁的具體內容。 建德,縣名,為現今浙江省建德縣,在桐江上游。 “非吾土”三字,出自王粲《登樓賦》。建安詩人王粲避亂到荊州,在當陽(今湖北省當陽縣)城樓作了這篇賦,其中說到:“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非吾土”,意思是“不是我的家鄉”,詩人借用“非吾土”三字,就概括了全句的內容,表達孤舟漂泊的傷感。建德既無他立足之處,就遙念廣陵還有朋友,曾經有過歡樂的聚會,至少比在這里孤泊荒江要好,因此就“維揚憶舊游”。《尚書禹貢》有一句: “淮海維揚州”, 意思是淮海一帶就是揚州。后用“維揚”代替了揚州。“舊游”是指過去的朋友。這句詩是倒裝句法,應該是“憶揚州舊游”,為了適應律詩的格律和對偶而倒置。 古代揚州幅員廣闊,東邊一直抵達大海之濱,因此它位置在海的西岸。桐廬江下游稱錢塘江,而后通過運河可達揚州。“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是對江水而寄情。在孤寂的處境中,感懷身世,愴然淚下。 詩人希望這種痛苦的心情被朋友所了解,以求得心靈的慰藉,所以憑借著江水的千里通波,把眼淚遠遠寄去,表達出感情的深厚和想念的殷切。
孟浩然
簡介
簡介暫無
孟浩然
的其它詩歌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秦中感秋寄遠上人
渡浙江問舟中人
送杜十四之江南
宿建德江
春 曉
洛中訪袁拾遺不遇
歲暮歸南山
舟中曉望
過故人莊
題義公禪房
晚泊潯陽望廬山
與諸子登峴首
留別王維
早寒有懷
秋登萬山寄張五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夜歸鹿門歌
彭蠡湖中望廬山
夏日南亭懷辛大
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登江中孤嶼贈白云先生王迥
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
夜渡湘水
耶溪泛舟
送朱大入秦
游精思觀回王白云在后
晚泊潯陽望廬山
自洛之越
聽鄭五愔彈琴
登望楚山最高頂
涼州詞
田家元日
秋宵月下有懷
南歸阻雪
萬山潭作
春中喜王九相尋 / 晚春
送陳七赴西軍
秋登張明府海亭
送朱大入秦
過融上人蘭若
九日龍沙作,寄劉大昚虛
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
句
初秋
送新安張少府歸秦中(一題作越中送人歸秦中)
戲題(一作戲贈主人)
問舟子
初下浙江舟中口號
揚子津望京口
同儲十二洛陽道中作
尋菊花潭主人不遇
檀溪尋故人(一題作檀溪尋古)
張郎中梅園中
北澗泛舟
送友人之京
送張郎中遷京
同張將薊門觀燈
登峴山亭,寄晉陵張少府
贈王九
初年樂城館中臥疾懷歸作
醉后贈馬四
下贛石
行出東山望漢川(一題作行至漢川作)
夜泊宣城界(一題作旅行欲泊宣州界)
題長安主人壁
西山尋辛諤
來闍黎新亭作
齒坐呈山南諸隱
上巳日澗南園期王山人、陳七諸公不至
韓大使東齋會岳上人、諸學士
冬至后過吳、張二子檀溪別業
同王九題就師山房
同獨孤使君東齋作
臘月八日于剡縣石城寺禮拜
夜登孔伯昭南樓,時沈太清、朱升在座
陪盧明府泛舟回作
登總持寺浮圖
與崔二十一游鏡湖,寄包、賀二公
登龍興寺閣
盧明府九日峴山宴袁使君、張郎中、崔員外
宴崔明府宅夜觀妓
奉先張明府休沐還鄉,海亭宴集(探得階字)
宴張記室宅
送王昌齡之嶺南
峴山送張去非游巴東(一題作峴山亭送朱大)
峴山送蕭員外之荊州
送莫甥兼諸昆弟從韓司馬入西軍
久滯越中,貽謝南池、會稽賀少府
送韓使君除洪州都曹(韓公父常為襄州使)
同張明府碧溪贈答
秦中苦雨思歸,贈袁左丞、賀侍郎
贈蕭少府
和宋太史北樓新亭
和張判官登萬山亭,因贈洪府都督韓公
陪張丞相自松滋江東泊渚宮
陪張丞相祠紫蓋山,途經玉泉寺
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薊州張使君及浪泊戍主劉家
荊門上張丞相
長安早春(一作張子容詩)
除夜有懷
登萬歲樓
歲除夜有懷(一題作除夜)
登安陽城樓
題梧州陳司馬山齋(一作宋之問詩)
傷峴山云表觀主
閨情
美人分香
春意(一題作春怨)
寒夜
賦得盈盈樓上女
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
除夜樂城逢張少府
九日得新字
渡揚子江
宿武陽即事(一作宿武陽川)
永嘉上浦館逢張八子容(一題作永嘉浦逢張子容客卿)
赴京途中遇雪
途次望鄉
曉入南山
夜泊牛渚,趁薛八船不及
夕次蔡陽館
他鄉七夕
歸至郢中
途中遇晴
溯江至武昌
南山下與老圃期種瓜
張七及辛大見尋南亭醉作(一作張七及辛大見訪)
李氏園林臥疾
尋張五回夜園作
裴司士、員司戶見尋(一題作裴司士見訪)
題張野人園廬
李少府與楊九再來
過景空寺故融公蘭若(或作過潛上人舊房、悼正弘禪師)
題融公蘭若(一作題容山主蘭若)
尋白鶴巖張子容隱居
晚春題遠上人南亭
陪姚使君題惠上人房
尋梅道士(一作尋梅道士張山人)
宿立公房
尋陳逸人故居
游精思,題觀主山房
姚開府山池
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一作浮舟過滕逸人別業)
與白明府游江
游鳳林寺西嶺
秋日陪李侍御渡松滋江
陪獨孤使君同與蕭員外證登萬山亭
臨渙裴明府席遇張十一、房六
梅道士水亭
游景空寺蘭若
陪李侍御訪聰上人禪居(一作陪柏臺友訪聰上人)
夏日辨玉法師茅齋
與張折沖游耆闍寺
武陵泛舟
陪張丞相登嵩陽樓
同曹三御史行泛湖歸越
與杭州薛司戶登樟亭樓作
尋天臺山
宴張別駕新齋
盧明府早秋宴張郎中海園即事,得秋字(一作盧象詩)
宴榮二山池(一題作宴榮山人池亭)
夏日與崔二十一同集衛明府宅(一作宴衛明府宅遇北使)
寒夜張明府宅宴
崔明府宅夜觀妓
同盧明府早秋宴張郎中海亭
送洗然弟進士舉
廣陵別薛八(一題作送友東歸)
游江西留別富陽裴、劉二少府
永嘉別張子容
東京留別諸公(一題作京還別新豐諸友)
送袁太祝尉豫章
都下送辛大之鄂
送席大
送賈升主簿之荊府
送王大校書
送盧少府使入秦
送袁十嶺南尋弟
送崔遏
送王五昆季省覲
重酬李少府見贈
九日懷襄陽
初出關旅亭夜坐,懷王大校書
人日登南陽驛門亭子,懷漢川諸友
閑園懷蘇子
同盧明府餞張郎中除義王府司馬,海園作
送張子容進士赴舉
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
送張祥之房陵
送吳宣從事(一作送蘇六從軍)
送桓子之郢成禮
早春潤州送從弟還鄉
峴山餞房琯、崔宗之
送謝錄事之越
洛中送奚三還揚州
送告八從軍
送元公之鄂渚,尋觀主張驂鸞
澗南即事,貽皎上人
寄天臺道士
唐城館中早發,寄楊使君
南還舟中寄袁太祝
東陂遇雨,率爾貽謝南池
行至汝墳寄盧征君
鸚鵡洲送王九之江左
送王七尉松滋,得陽臺云
長樂宮
示孟郊
和張丞相春朝對雪
和張明府登鹿門作
和張二自穰縣還途中遇雪
和賈主簿弁九日登峴山
贈道士參寥
京還贈張(一作王)維
題李十四莊,兼贈綦毋校書
寄趙正字
洞庭湖寄閻九
宿永嘉江,寄山陰崔少府國輔
上巳洛中寄王九迥(一作王迥十九)
聞裴侍御朏自襄州司戶除豫州司戶,因以投寄
夜泊廬江,聞故人在東寺,以詩寄之
經七里灘
歲暮海上作
同張明府清鏡嘆
庭橘
早梅
清明即事
和盧明府送鄭十三還京兼寄之什
高陽池送朱二
登鹿門山
游明禪師西山蘭若
疾愈過龍泉寺精舍,呈易、業二公
與黃侍御北津泛舟
洗然弟竹亭
山中逢道士云公
越中逢天臺太乙子
家園臥疾,畢太祝曜見尋
白云先生王迥見訪
田園作
采樵作
自潯陽泛舟經明海
早發漁浦潭
江上別流人
宴包二融宅
與王昌齡宴王道士房
襄陽公宅飲
尋香山湛上人
云門寺西六七里,聞符公蘭若最幽,與薛八同往
宿天臺桐柏觀
峴潭作
題終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初春漢中漾舟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送從弟邕下第后尋會稽
還山貽湛法師
將適天臺,留別臨安李主簿
送丁大鳳進士赴舉,呈張九齡
送吳悅游韶陽
適越留別譙縣張主簿、申屠少府
書懷貽京邑同好
宿揚子津,寄潤州長山劉隱士
題云門山,寄越府包戶曹、徐起居
仲夏歸漢南園,寄京邑耆舊
大堤行寄萬七
湖中旅泊,寄閻九司戶防
入峽寄弟
晚春臥病寄張八
從張丞相游南紀城獵,戲贈裴迪張參軍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詩句
還將兩行淚
風鳴兩岸葉
建德非吾土
滄江急夜流
維揚憶舊游
月照一孤舟
遙寄海西頭
山暝聽猿愁
可能你會感興趣
行宮
菊花
遣悲懷其三
遣悲懷其二
遣悲懷其一
賦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員外
寒食寄京師諸弟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秦中感秋寄遠上人
男生和女生那对那过程_欧美viboss老人_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