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頁
詩歌
詩經
楚辭
樂府
古風
唐詩
宋詞
宋詩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義詞
造句
學校
小說
首頁
> 詩歌 >
唐詩
> 行宮
上一卷
下一卷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元稹
行宮
行宮原文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行宮注釋
①行宮:帝王外出所住的離宮。 ②寥落:寂寞冷落。 ③玄宗:即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間開創了唐朝的全盛局面,史稱“開元盛世”。賞析 [賞析] 此詩所詠,全在一個“古”字,“古”即“舊”的意思。你看,以前是何等輝煌的行宮現在已變成寂寞寥落的舊房子;以前是光彩可人的宮女,現在已變成白頭老嫗,她們空守著破敗的昔日豪宅,相互訴說著唐玄宗寵愛她們的往事。詩人明言宮女們的今昔,實際是對唐王朝盛時不再的感慨,寫出了當時的唐朝正在衰敗。
行宮譯文
早已空虛冷寞的古行宮,零落宮花依然開行艷紅。 有幾個滿頭白發的宮女,閑坐談論當年的唐玄宗。 && 唐明皇開元年間,在洛陽建有行宮,并把高宗時的上陽宮修整一新。作者寫此詩時,是在憲宗元和年間,中間經過安史之亂,唐代的局面,遠非開元盛世可比,故而他撫今思昔,感慨百端。 古行宮的花兒寂寞的開,當年留在這里的宮女,即使幸而建在,美麗的青春少女,也變成了垂垂老嫗,滿頭白發,與年年嫣紅的宮花形成對照。“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二句更是蘊藏著無限的傷感。消逝的青春已無可追回,回憶只有徒增苦澀,還是當一次皇朝鼎盛的見證人,以此作為活著的價值,以此來打發殘余的歲月。 在詩人,感傷的是大唐盛世不在,在今日的我們,似乎更當為他們藏在安“閑”細‘說“的自在從容下的麻木絕望而發一喟嘆。
行宮賞析
元稹的這首《行宮》可與白居易《上陽白發人》參互并觀。這里的古行宮即洛陽行宮上陽宮,白頭宮女即“上陽白發人”。據白居易《上陽白發人》,這些宮女天寶末年被“潛配”到上陽宮,在這冷宮里一閉四十多年,成了白發宮人。這首短小精悍的五絕具有深邃的意境,富有雋永的詩味,傾訴了宮女無窮的哀怨之情,寄托了詩人深沉的盛衰之感。 詩人塑造意境,藝術上主要運用了兩種表現手法。一是以少總多。我國古典 講究精煉,寫景、言情、敘事都要以少總多。這首詩正具行宮 有舉一而反三,字少而意多的特點。四句詩,首句指明地點,是一座空虛冷落的古行宮;次句暗示環境和時間,宮中紅花盛開,正當春天季節;三句交代人物,幾個白頭宮女,與末句聯系起來推想,可知是玄宗天寶末年進宮而幸存下來的老宮人;末句描寫動作,宮女們正閑坐回憶、談論天寶遺事。二十個字,地點、時間、人物、動作,全都表現出來了,構成了一幅非常生動的畫面。這個畫面觸發讀者聯翩的浮想:宮女們年輕時都是月貌花容,嬌姿艷質,這些美麗的宮女被禁閉在這冷落的古行宮之中,成日價寂寞無聊,看著宮花,花開花落,年復一年,青春消逝,紅顏憔悴,白發頻添,如此被摧殘,往事豈堪重省!然而,她們被禁閉冷宮,與世隔絕,別無話題,卻只能回顧天寶時代玄宗遺事,此景此情,令人凄絕。“寥落”、“寂寞”、“閑坐”,既描繪當時的情景,也反映詩人的傾向。凄涼的身世,哀怨的情懷,盛衰的感慨,二十個字描繪出那樣生動的畫面,表現出那樣深刻的意思,所以宋洪邁《容齋隨筆》卷二說這首詩“語少意足,有無窮之味”;明胡應麟《詩藪內編》卷六以為這首詩是王建所作,并說“語意絕妙,合(王)建七言《宮詞》百首,不易此二十字也”。 另一個表現手法是以樂景寫哀。我國古典 ,其所寫景物,有時從對立面的角度反襯心理,利用憂思愁苦的心情同良辰美景氣氛之間的矛盾,以樂景寫哀情,卻能收到很好的藝術效果。這首詩也運用了這一手法。詩所要表現的是凄涼哀怨的心境,但卻著意描繪紅艷的宮花。紅花一般是表現熱鬧場面,烘托歡樂情緒的,但在這里卻起了很重要的反襯作用:盛開的紅花和寥落的行宮相映襯,加強了時移世遷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紅花和宮女的白發相映襯,表現了紅顏易老的人生感慨;紅花美景與凄寂心境相映襯,突出了宮女被禁閉的哀怨情緒。紅花,在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這都是利用好景致與惡心情的矛盾,來突出中心思想,即王夫之《薑齋詩話》所謂“以樂景寫哀”,一倍增其哀。白居易《上陽白發人》“宮鶯百囀愁厭聞,梁燕雙棲老休妒”,也可以說是以樂寫哀。不過白居易的寫法直接揭示了樂景寫哀情的矛盾,而元稹《行宮》則是以樂景作比較含蓄的反襯,顯得更有余味。 (林東海)
元稹
簡介
簡介暫無
元稹
的其它詩歌
行宮
菊花
遣悲懷其三
遣悲懷其二
遣悲懷其一
梁州夢
得樂天書
重贈樂天
連昌宮詞
西歸絕句 十二首之二
六年春遣懷八首 其五
酬樂天頻夢微之
連昌宮詞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六年春遣懷八首 其二
離思其二
遣悲懷三首
離思五首
一字至七字詩。茶
杏園(此后并校書郎已前詩)
雜曲歌辭。出門行
古艷詩二首
會真詩三十韻
有所教
襄陽為盧竇紀事(第五首一作馬戴詩襄陽席上呈于司空)
雜憶五首
鶯鶯詩(一作離思詩之首篇)
春曉
所思二首(一作劉禹錫詩,題作有所嗟)
斑竹(得之湘流)
箏
看花
友封體
寄舊詩與薛濤,因成長句
憶事
壓墻花
舞腰
白衣裳二首
暮秋
劉、阮妻二首
桃花
盧十九子蒙吟盧七員外洛川懷古六韻,命余和
代九九
魚中素
和樂天示楊瓊
春別
贈雙文
新秋
月暗
薔薇架(清水驛)
曉將別
閨晚
曹十九舞綠鈿
櫻桃花
古決絕詞
夢昔時
恨妝成
桐花落
夢游春七十韻
酬鄭從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次用舊韻
通州丁溪館夜別李景信三首
三泉驛
何滿子歌(張湖南座為唐有態作)
夜別筵
廳前柏
辛夷花(問韓員外)
答子蒙
志堅師
南家桃
去杭州(送王師范)
小胡笳引(桂府王推官出蜀匠雷氏金徽琴請姜宣彈)
琵琶歌(寄管兒,兼誨鐵山。此后并新題樂府)
樹上烏(癸卯)
山枇杷
紫躑躅
村花晚(庚寅)
廟之神
華之巫(景戌)
有酒十章
有鳥二十章(庚寅)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陰山道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縛戎人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蠻子朝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胡旋女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驃國樂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立部伎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馴犀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法曲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西涼伎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五弦彈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華原磬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上陽白發人
望云騅馬歌
古筑城曲五解
捉捕歌
苦樂相倚曲
人道短
當來日大難行
田野狐兔行
君莫非(此后九首和李馀)
俠客行
田家詞(一作田家行)
織婦詞
夫遠征
憶遠曲
董逃行
采珠行
將進酒
冬白纻
夢上天(此后十首,并和劉猛)
題長慶四年歷日尾
為樂天自勘詩集因思頃年城南醉歸馬上遞唱艷曲…成篇
初除浙東,妻有阻色,因以四韻曉之
寄浙西李大夫四首
馀杭周從事以十章見寄詞調清婉難于遍酬聊和…答來貺
酬樂天重寄別
和樂天重題別東樓
代郡齋神答樂天
酬復言長慶四年元日郡齋感懷見寄
和樂天早春見寄
酬樂天雪中見寄
寄樂天
酬樂天馀思不盡加為六韻之作
郡務稍簡因得整比舊詩并連綴焚削封章繁委篋笥…樂天
再酬復言
重酬樂天
戲贈樂天、復言(此后三篇同韻)
寄樂天
酬樂天吟張員外詩見寄因思上京每與樂天…詠張新詩
重夸州宅旦暮景色,兼酬前篇末句
以州宅夸于樂天
別后西陵晚眺
贈樂天
再酬復言和前篇
酬樂天喜鄰郡(此后并越州酬和并各次用本韻)
聽妻彈別鶴操
和王侍郎酬廣宣上人觀放榜后相賀
寄樂天二首
贈別楊員外巨源
第三歲日詠春風,憑楊員外寄長安柳
杏花
送公度之福建(此后并同州刺史時作)
喜五兄自泗州至
自責
別毅郎(此后三首,工部侍郎時詩)
內狀詩寄楊、白二員外(時知制誥)
書劍
黃草峽聽柔之琴二首
紅荊
瘴塞
酬樂天嘆損傷見寄
酬樂天嘆窮愁見寄
酬樂天三月三日見寄
酬樂天聞李尚書拜相以詩見賀
酬樂天得微之詩知通州事因成四首
酬樂天寄生衣
和樂天尋郭道士不遇(昔嘗為僧,于荊州相別)
酬樂天得稹所寄纻絲布白輕庸制成衣服以詩報之
酬樂天武關南見微之題山石榴花詩
酬樂天見寄
酬樂天舟泊夜讀微之詩
春詞
酬樂天春寄微之
琵琶
和樂天題王家亭子
和樂天贈楊秘書
酬樂天雨后見憶
和樂天過秘閣書省舊廳
酬樂天醉別
三兄以白角巾寄遺,發不勝冠,因有感嘆
別李十一五絕
寒食日
與李十一夜飲
贈李十一
相憶淚
通州
酬樂天書后三韻
酬知退
寄樂天
憑李忠州寄書樂天
嘉陵水(此后并通州詩)
閬州開元寺壁題樂天詩
奉和滎陽公離筵作
雨聲
送盧戡
歲日贈拒非
夜坐
見樂天詩
南昌灘
新政縣
長灘夢李紳
贈吳渠州從姨兄士則
題漫天嶺智藏師蘭若僧云住此二十八年
蒼溪縣寄揚州兄弟
寄曇、嵩、寂三上人
灃西別樂天博載樊宗憲李景信兩秀才…三月三十日相餞送
和樂天贈云寂僧
和樂天仇家酒
和樂天高相宅
小碎
留呈夢得、子厚、致用(題藍橋驛)
桐孫詩(后元和十年詔召入京及通州司馬以后詩)
西歸絕句十二首
贈嚴童子(嚴司空孫字照郎十歲能賦詩往往有奇句)
貽蜀五首。韋兵曹臧文
貽蜀五首。張校書元夫
貽蜀五首。李中丞表臣
貽蜀五首。病馬詩寄上李尚書
送杜元穎
鄂州寓館嚴澗宅(時澗不在)
贈崔元儒
遭風二十韻
宿石磯
花栽二首(一作買花栽)
寄庾敬休
岳陽樓
陪張湖南宴望岳樓,稹為監察御史張中丞知雜事
醉別盧頭陀
盧頭陀詩
八月六日與僧如展、前松滋主簿韋戴同游碧澗寺…平聲韻
奉和竇容州
早春尋李校書
過襄陽樓呈上府主嚴司空樓在江陵節度使宅北隅
遠望
游三寺回呈上府主嚴司空時因尋寺…故以詩自誚爾
送孫勝
晨起送使,病不行,因過王十一館居二首
寄劉頗二首
折枝花贈行
和樂天招錢蔚章看山絕句
酬孝甫見贈十首(各酬本意,次用舊韻)
書樂天紙
早春登龍山靜勝寺時非休浣司空特許是行因贈幕中諸公
送致用
送友封
送王十一郎游剡中
奉和嚴司空重陽日同崔常侍崔郎中…登龍山落帽臺佳宴
劉二十八以文石枕見贈仍題絕句以將厚意…兼廣為四韻
放言五首
送友封二首(黔府竇鞏字友封)
陪諸公游故江西韋大夫通德湖舊居有感…韋大夫舊僚也
予病瘴,樂天寄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因有酬答
酬樂天八月十五夜禁中獨直玩月見寄
送嶺南崔侍御
渡漢江(去年春,奉使東川,經嶓冢山下)
哀病驄呈致用
燈影
貶江陵途中寄樂天、杓直杓直…鐵樂天以拾遺在翰林
封書
仁風李著作園醉后寄李十
贈呂三校書
贈咸陽少府蕭郎
使東川。望驛臺(三月盡)
使東川。夜深行
使東川。好時節
使東川。望喜驛
使東川。西縣驛
使東川。江花落
使東川。嘉陵江二首
使東川。百牢關(奉使推小吏任敬仲)
使東川。嘉陵驛二首(篇末有懷)
使東川。漢江上笛
使東川。郵亭月
使東川。江上行
使東川。慚問囚
使東川。江樓月
使東川。南秦雪
使東川。清明日
使東川。亞枝紅
贈樂天
使東川。駱口驛二首
靖安窮居
題李十一修行里居壁
贈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餞行
韋居守晚歲常言退休之志因署其居曰大隱洞…因贈絕句
永貞二年正月二日上御丹鳳樓赦天下…不及盛觀
陪韋尚書丈歸履信宅,因贈韋氏兄弟
雪后宿同軌店,上法護寺鐘樓望月
酬樂天秋興見贈…莫怪獨吟秋興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酬胡三憑人問牡丹
與太白同之東洛至櫟陽太白染疾駐行…雪后望山
野狐泉柳林
送劉太白(太白居從善坊)
奉誠園(馬司徒舊宅)
送復夢赴韋令幕
西明寺牡丹
憶楊十二
古寺
定僧
觀心處
伴僧行
狂醉
任醉
同醉(呂子元、庾及之、杜歸和同隱客泛韋氏池)
擬醉(自此至《狂醉》,皆是夕所賦)
病醉(戲作吳吟,贈盧十九經濟張三十四弘辛丈丘度)
羨醉
憶醉
懼醉(答盧子蒙)
宿醉
晚春
先醉
獨醉
尋西明寺僧不在
與吳侍御春游
天壇上境
華岳寺
清都春霽,寄胡三、吳十一
幽棲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
代杭民答樂天
酬周從事望海亭見寄
酬李浙西先因從事見寄之作
酬樂天寄蘄州簟
滎陽鄭公以稹寓居嚴茅有池塘之勝寄詩四首因有意獻
二月十九日酬王十八全素(此后有酬和并次用本韻)
百牢關
嘉陵水
漫天嶺贈僧
生春二十首(丁酉歲。凡二十章)
遣行十首
景申秋八首
飲新酒
香球
指巡胡
直臺
醉行
晴日
天壇歸
雨后
輞川
夏陽亭臨望,寄河陽侍御堯
日高睡
水上寄樂天
別嶺南熊判官
贈熊士登
雪天
獨游
洞庭湖
酒醒
晚宴湘亭
湘南登臨湘樓
歲日
遣春三首
誚盧戡與予數約游三寺,戡獨沉醉而不行
緣路
歸田(時三十七)
酬李六醉后見寄口號(用本韻)
寄胡靈之
夜雨
欲曙
閑二首
褒城驛(軍大夫嚴秦修)
劉頗詩
夜飲
東臺去
戴光弓(韋評事見贈也)
悟禪三首寄胡果
山竹枝(自化感寺攜來,至清源,投之輞川耳)
春病
秋相望
新竹
夜合
憶楊十二
送林復夢赴韋令辟
晚秋
早歸
賦得雨后花
賦得九月盡(秋字)
賦得數蓂(元和中作)
賦得玉卮無當(韻取卮字)
賦得春雪映早梅
象人
與楊十二巨源、盧十九經濟同游大安亭各賦…探得松石
牡丹二首(此后并是校書郎以前作)
和友封題開善寺十韻(依次重用本韻)
大云寺二十韻
度門寺
感石榴二十韻
飲致用神麹酒三十韻
月三十韻
春六十韻
江邊四十韻(此后并江陵時作)
酬樂天早春閑游西湖頗多野趣…亦欲粗為恬養之贈耳
酬樂天待漏入閣見贈(時樂天為中書舍人予任翰林士)
酬樂天江樓夜吟稹詩,因成三十韻(次用本韻)
獻滎陽公詩五十韻
和樂天送客游嶺南二十韻(次用本韻)
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
奉和權相公行次臨闕驛逢鄭仆射相公歸…贈詩十四韻
見人詠韓舍人新律詩,因有戲贈
酬盧秘書
送東川馬逢侍御使回十韻
送王協律游杭越十韻
酬友封話舊敘懷十二韻(依次重用為韻)
痁臥聞幕中諸公征樂會飲,因有戲呈三十韻
泛江玩月十二韻
酬竇校書二十韻(次本韻)
酬段丞與諸棋流會宿弊居見贈二十四韻(次用本韻)
送崔侍御之嶺南二十韻
酬許五康佐(次用本韻)
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
紀懷,贈李六戶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韻
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此后江陵時作)
黃明府詩
病減逢春,期白二十二、辛大不至十韻
開元觀閑居,酬吳士矩侍御三十韻(十八時作)
代曲江老人百韻(年十六時作)
妻滿月日相唁
感逝(浙東)
哭子十首(翰林學士時作)
哭女樊
哭女樊四十韻(虢州長史時作)
哭小女降真
夢成之
答友封見贈
獨夜傷懷贈呈張侍御(張生近喪妻)
六年春遣懷八首
張舊蚊幬
江陵三夢
夢井
聽庾及之彈烏夜啼引
合衣寢
竹簟
除夜
旅眠
諭子蒙
城外回,謝子蒙見諭
初寒夜寄盧子蒙
空屋題(十月十四日夜)
醉醒
追昔游
感小株夜合
與樂天同葬杓直
夜閑(此后并悼亡)
酬樂天見憶,兼傷仲遠
褒城驛二首
和樂天夢亡友劉太白同游二首
和樂天劉家花
別孫村老人(寒食日)
寒食日毛空路示侄晦及從簡
公安縣遠安寺水亭見展公題壁漂然淚流因書四韻
僧如展及韋載同游碧澗寺各賦詩…不復撰成徒以四韻為識
哭呂衡州六首
恭王故太妃挽歌詞二首(校書郎時作)
憲宗章武孝皇帝挽歌詞三首(膳部員外時作)
順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詞三首(左拾遺時作)
長慶歷
代杭人作使君一朝去二首
酬楊司業十二兄早秋述情見寄
夜池
和裴校書鷺鷥飛
高荷
落月
郵竹
酬樂天赴江州路上見寄三首
酬劉猛見送
酬獨孤二十六送歸通州
酬東川李相公十六韻(次用本韻)
和東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韻(次本韻)
感夢(夢故兵部裴尚書相公)
遣病(自此通州后作)
玉泉道中作
寒
遣病十首
解秋十首
表夏十首
遣春十首
周先生
西齋小松二首
冬夜懷李侍御、王太祝、段丞
遣晝
三嘆
送王十一南行
紅芍藥
月臨花(臨檎花)
春月
和樂天秋題牡丹叢
和樂天別弟后月夜作
和樂天秋題曲江
和樂天贈吳丹
和樂天初授戶曹喜而言志
酬樂天勸醉
酬樂天早夏見懷
酬樂天登樂游園見憶
酬樂天書懷見寄
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館,夜對桐花,寄樂天
寄吳士矩端公五十韻(此后并江陵士曹時作)
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罰俸西歸三月六日…愴曩游因投五十韻
寄隱客
劉氏館集隱客、歸和、子元、及之、子蒙、晦之
韋氏館與周隱客、杜歸和泛舟
臺中鞫獄憶開元觀舊事呈損之兼贈周兄四十韻
西州院(東川官舍)
楊子華畫三首
酬樂天(時樂天攝尉,予為拾遺)
秋堂夕
秋夕遠懷
東西道
分流水
西還
含風夕(此后拾遺時作)
別李三
憶云之
春馀遣興
與楊十二、李三早入永壽寺看牡丹
春晚寄楊十二,兼呈趙八(時楊生館于趙氏)
清都夜境(自此至《秋夕》,并年十六至十八時詩)
題翰林東閣前小松
鹿角鎮(洞庭湖中地名)
感事三首(此后并是學士時作)
塞馬
貞元歷(是歲秋八月,太上改元永貞,傳位今皇帝)
賦得魚登龍門(用登字)
襄陽道
楚歌十首(江陵時作)
蟲豸詩。虻(三首)
蟲豸詩。浮塵子(三首)
蟲豸詩。蟆子(三首)
蟲豸詩。蟻子(三首)
蟲豸詩。蜘蛛(三首)
蟲豸詩。蛒蜂(三首)
蟲豸詩。巴蛇(三首)
旱災自咎,貽七縣宰同州時
野節鞭
遣興十首
畫松
八駿圖詩
后湖
茅舍
競舟
賽神
竹部(石首縣界)
酬別致用
寺院新竹
競渡
松鶴
和樂天折劍頭
書異
說劍
諭寶二首
和樂天感鶴
和樂天贈樊著作
種竹
苦雨
陽城驛
青云驛
四皓廟
分水嶺
大觜烏
賽神
箭鏃
雉媒
桐花
芳樹
松樹
古社
兔絲
春蟬
春鳩
思歸樂
行宮詩句
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
閑坐說玄宗
寥落古行宮
可能你會感興趣
行宮
菊花
遣悲懷其三
遣悲懷其二
遣悲懷其一
賦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員外
寒食寄京師諸弟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秦中感秋寄遠上人
男生和女生那对那过程_欧美viboss老人_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